今日是第30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我国以“全面行动、全力投入、全民参与、终结结核”为主题,号召社会各界携手对抗这一长期危害公众健康的慢性传染病。结核病,这一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疾病,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,其防治工作不仅关乎个人健康,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
结核病: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威胁
肺结核作为结核病的主要类型,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名第二。若不及时发现与治疗,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,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。结核杆菌通过患者咳嗽、咳痰、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,健康人吸入后可能感染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艾滋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者、糖尿病患者、老年人等群体更易感染发病。
全国行动:多地创新宣传,筑牢防治屏障
为响应国家号召,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。湖南省常德市疾控中心联合多部门,在桃源县第九中学通过“阅读打卡、拼图游戏、答题互动”等趣味方式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,吸引千余名学生参与。同时,针对老年高发群体,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智能问诊与筛查,覆盖数百人。渭南市则通过“科普教育+文艺汇演”的创新形式,吸引全县1000余人参与,提升公众防治意识。
防治结合:科学策略阻断传播链
专家强调,终结结核病需多管齐下:
主动筛查:新生入学、老年人及高危人群应定期接受结核病筛查。
规范治疗:确诊后需遵循“早期、联合、适量、规律、全程”原则,普通肺结核治疗需6-8个月,耐药病例则长达18-24个月。不规范治疗易导致耐药结核,增加治疗难度。
预防感染:不随地吐痰,咳嗽、打喷嚏时遮掩口鼻;公共场所佩戴口罩;居家患者分室居住、保持通风。
增强免疫力:均衡饮食、规律作息、加强锻炼,新生儿接种卡介苗预防重症结核。
全民参与:共绘健康中国蓝图
从政府到社会,从医疗机构到普通民众,终结结核病需全民行动。各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传,如常德市定制结核病防治彩铃覆盖30万用户,让健康提醒深入人心;渭南市开展“百千万志愿者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行动”,招募新志愿者扩大宣传队伍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公众认知,更推动形成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作、全民参与”的防治新格局。
终结结核病不仅是医疗领域的目标,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。在第30个“世界防治结核病日”,让我们携手行动,以科学防治为武器,以全民参与为动力,共同终结结核病的流行,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