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有些医学名词,虽仅一字之差,但意义大相径庭,甚至截然相反。如果不求甚解、望文生义,很容易导致诊治错误。接下来,笔者选取了有关甲状腺方面容易混淆的几组名词加以辨。
「 甲亢 」 是特指由于甲状腺自身合成及分泌甲状腺激素(TH)过多所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状态;而 「 甲状腺毒症 」 则是泛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。根据病因不同,「
甲状腺毒症 」 可分为 「 甲亢型 」 和 「 非甲亢型 」,前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「Graves 病 」,后者包括 「 破坏性甲状腺毒症
」、「 药源性甲亢(即过量服用甲状腺激素)」 等等。所谓 「 破坏性甲状腺毒症
」,是指甲状腺滤泡被炎症破坏,滤泡内储存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,引起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一过性升高,这种情况临床多见于各种甲状腺炎(如亚急性甲状腺炎、桥本甲状腺炎等)的早期。由此可知,「 甲亢 」 与 「 甲状腺毒症 」 不能完全划等号,甲状腺毒症包括甲亢,而甲亢只是引起甲状腺毒症的诸多病因之一。根据病变部位不同,甲亢分为 「 原发性甲亢 」和「 中枢性甲亢 」,后者是由于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(TSH)所致。以下几点有助于两者的鉴别:TSH 水平:原发性甲亢(如 Graves 病)患者 TSH 水平显著降低甚至测不出,而中枢性甲亢(如垂体 TSH 腺瘤)患者血 TSH 水平正常或升高。
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(TRAb):原发性甲亢(如 Graves 病)患者 TRAb 阳性,中枢性甲亢(如垂体 TSH 腺瘤)患者 TRAb 阴性。
症状特点:原发性甲亢(如 Graves 病)常常伴有突眼、黏液性水肿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(AITD)的症状表现;中枢性甲亢(如垂体 TSH 腺瘤)患者没有突眼、黏液性水肿等伴随症状,可伴有头痛、视野缺损、视力下降等垂体受压表现。
影像学检查:原发性甲亢(如 Graves 病)患者垂体影像学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,中枢性甲亢(如垂体 TSH 腺瘤)病人垂体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腺瘤(多为大腺瘤)。
「 桥本甲亢 」 与 「 Graves 病甲亢 」「
桥本甲亢 」 是指 「 桥本甲状腺炎 」 同时合并 「Graves 病甲亢 」。与单纯的 「Graves 病甲亢 」 相比,「 桥本甲亢 」
患者除了 TRAb 阳性,往往还具有高滴度的 TPOAb 和 TGAb,这类患者往往对抗甲状腺药物(ATD)反应比较敏感,ATD
用量较小,患者将来有可能自行转变为甲减。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简称,而大脖子病指的是单纯性甲状腺肿,两者区别如下:「 大脖子病 」 是由于缺碘致使甲状腺合成受阻,引起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肿大;甲亢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甲状腺疾病,与遗传基因、精神压力和外界刺激等多种因素有关。
「 大脖子病 」 轻者没有明显症状,重者可有呼吸不畅、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;甲亢患者一般有高代谢及神经兴奋症状。
「 大脖子病 」 患者甲功一般是正常的,而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(T3、T4)水平升高,TSH 降低。
大脖子病需要补碘治疗;甲亢可以通过服用抗甲状腺药物、手术或放射性碘 131 治疗。
「
低 T3 综合征 」 与 「 原发性甲减 」 均可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,但两者的发病机制及处理原则截然不同。一般认为,「 低 T3 综合征
」 是机体处于急危重症状态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(注:T3 减少可以降低机体组织的代谢水平,减少氧和能量的消耗,从而有利于病情的恢复。)。如果将
「 低 T3 综合征 」 误诊为 「 原发性甲减 」 而给患者补充甲状腺激素,极有可能加重原发病的病情,因此,一定要注意区分 「 低 T3
综合征 」 与 「 原发性甲减 」。「
低 T3 综合征 」 主要见于重度营养不良、恶性肿瘤、慢性心衰、严重肝肾功能不全、严重感染等危重症患者,主要表现为 T3 降低,T4
多正常(注:危重患者 T4 也可以降低),rT3 升高,TSH 正常或略低;而原发性甲减患者往往 T3、T4、rT3 均降低,而 TSH
往往显著升高,可资鉴别。两者虽然均属于炎症性甲状腺疾病,但在发病原因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有很大区别。「 亚急性甲状腺炎 」 是一种由病毒感染诱发的甲状腺变态反应性炎症,患者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;「 桥本甲状腺炎 」 是一种以自身甲状腺组织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,通常认为是免疫因素、环境因素、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「 亚急性甲状腺炎 」 的病程较短,一般是数月到半年;「 桥本甲状腺炎 」 缓慢起病,从开始发病到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,往往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。
「 亚急性甲状腺炎 」 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及甲状腺部位疼痛和触痛,早期可伴有轻度甲亢表现;「 桥本甲状腺炎 」 病情进展缓慢,早期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多弥漫性肿大,患者晚期常可出现甲减临床表现。
在 「 亚急性甲状腺炎 」 早期,患者甲功血清甲状腺激素(T3、T4)水平升高,但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(分离现象),后期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;在 「 桥本甲状腺炎 」 早期,患者甲功(T3、T4、TSH)往往正常,只是表现为甲状腺自身抗体(主要是 TPOAb、TGAb)显著升高,后期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。
亚急性甲状腺炎可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(如阿司匹林、布洛芬等)减轻炎症,缓解疼痛及发热症状,必要时可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(如强的松等)。桥本甲状腺炎一般无特殊治疗方法,如果甲状腺功能正常,无需进行治疗,定期复查即可,如果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,可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。
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肿块的一个统称。根据病因不同,甲状腺结节可分为炎性结节、结节性甲状腺肿、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、甲状腺囊肿、甲状腺腺瘤、甲状腺腺癌等等,由此可知,甲状腺癌只不过是甲状腺结节诸多类型当中的一种,将
「 甲状腺结节 」 等同于 「 甲状腺癌 」 显然是不对的。许多患者或许听说过甲状腺热结节、温结节和冷结节这三个词,其实它们是通过甲状腺核素显像来区分的。根据摄取核素的多寡,可以将甲状腺结节分为热结节(即高功能结节)、温结节(即正常功能结节)和冷结节(即无功能结节)。热结节是指甲状腺结节摄取碘
131 率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,绝大多数(99% 以上)热结节为良性,常见于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;温结节是指该结节摄取碘 131
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同或相近,温结节多为甲状腺良性肿瘤,但是也可见于甲状腺癌,绝大多数为分化较好的甲状腺癌;冷结节指结节摄取碘 131
低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,其恶性的概率大约在 10%,虽然远高于温结节和热结节,但大多数(90%)「 冷结节 」 也都是良性的,因此,「 冷结节
」≠「 恶性结节 」,人们大可不必见 「 冷结节 」 色变。「
甲亢 」 与 「 甲旁亢 」 虽只一字之差,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。「 甲亢 」
是由于甲状腺自身合成及分泌甲状腺激素(TH)过多引起的机体代谢亢进及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;而 「 甲旁亢 」
则是甲状旁腺合成及分泌甲状旁腺激素(PTH)过高所致,它主要损害骨骼(导致骨质疏松、病理性骨折等)及肾脏(引起泌尿系结石等),并可导致血钙升高、血磷降低。「 忌碘饮食 」、「 低碘饮食 」 与 「 适碘饮食 」碘营养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密切,健康成人大约每天需要摄入 150 μg 碘(注: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要摄入 250 μg 碘),不同甲状腺疾病对碘的需求也不一样。我们常常听到 「 忌碘饮食 」、「 低碘饮食 」、「 适碘饮食 」,三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?顾名思义就是尽可能避开所有含碘食物。当然,要想做到一点不摄入是不可能的,毕竟土壤和水源中都含有碘,人总不能不喝水、不吃土里长出来的东西吧?所以,禁碘饮食就是加碘盐及高碘食物(如海鲜、裙带菜、紫菜等)一律不吃。一般说来,甲状腺癌术后、碘
131 治疗前,患者需要短期内 「 忌碘饮食 」。
低碘饮食是指每天饮食碘摄入量不超过
50μg。通俗地讲就是比正常人少摄入一点儿碘,但不必严格限制碘的摄入。海带、紫菜等高碘海产品要严格禁食,海鱼、海虾、海蟹等含碘量中等的海产品尽量少吃(但不是绝对禁忌),尽量不吃加碘盐。一般说来,甲亢、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需要低碘饮食
就是可以和健康人群一样吃,不用太多顾忌,但也要避免长期大量进食海鲜等高碘食物。无甲状腺问题的普通人群适碘饮食即可。
作者:王建华 主任医师 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
编辑&排版:丁香园内分泌时间
本文经作者授权山东省科学养生协会发布,原文出处为丁香园内分泌时间发布,本文仅做公益科普宣传,不用于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